小小吴城镇 商帮大舞台

撰稿人:燕马踏发布时间:2017-09-26[关闭][打印]

   

  ——江右商帮之走进吴城

  

  730星期天,烈日高照,吴城“原居民”叶修记先生为向导,纪录片《江右商帮》总监制洪跃平先生和总策划熊衍贵先生等摄制组一行人,一路向吴城进发。一路上,叶先生讲了一些吴城往事,加上平时对吴城的了解,随着越来越临近,吴城因而更加清晰起来

  “舳舻十里,烟火万家。”三面环水,东西长四五里,南北宽约两里的吴城,因其上行一百八十里到达南昌,下流一百八十里到达湖口入长江,是商贾走贩、士人不可多得的中转站、休息站。从广东、赣南一带的货物,经吴城出口,而至江淮;从湖南、湖北、安徽和江苏等地的货物,逆流而上,至吴城休整,至樟树分销。因而,小小的吴城镇鼎盛时有十余万人,形成“六坊八码头,九垄十八巷”的格局……

  

  

  在姚镇长的陪同下,我们来到望湖亭。站在望湖亭,湖风和见浩瀚的鄱阳湖,直将庐山尽收眼底。星星点点的白鹭,仿佛化为小城故事片片飞舞。范蠡瑜练,王勃夜路,苏轼祭石生祭文山,朱陈大战王宁厮杀,湘军入驻,日军炮……细数历史,得称为“小吴城,历史半江西”亦不为过 

    下了望夫亭,便是“曲濑渡口”来到渡口,一望无际的水,零星地泛着几条木船迎着风浪而动。码头有几条破木船没在水中,只是露出船舷来。我不禁想,这是不是曾经的古船,因为这个渡口曾经是万排待发之地。

  “见排不见水,见船不见湖。”每到秋冬至春节前后,便是吴城扎排的旺季。江西盛产木材,被称为“西木”。“西木”,被做成小排顺赣江而下,至吴城集结,必经停吴城改为大排。“大排”,又称“江把子”,每块大排有四五千立方米,否则经不起鄱阳湖和长江的大风大浪。大排出鄱阳湖出长江,逆流而上,可至汉口;顺水而下,可达苏州、扬州、南京、镇江、常州、上海,甚至是北京、天津。临清帮、龙南帮和洪都帮是江西三大木帮,负责远销“西木”,聂公庙证明了江西木帮曾将吴城作为中转站。据考证聂公庙始建于明末,祭祀聂公神最早源于樟树镇,后来由临清木帮把聂公神请至吴城,并成为吴城的主神。

  

  “舟楫如织,百货山积”的吴城码头,汇聚着全国各路商贾和商帮精英每天千余艘商船在吴城抛锚停泊、装卸货物、等待出港,最忙碌的要数码头工人,每天在码头工作的工人有四五千人之多。他们又分为扎排工和搬运工两大类。扎排工,古称“排古佬”,分长木把和短木把。搬运工,分箩把、扛把、提盐把和挑挽把。“把”,是码头工人的统称,不同的工种,都有严格的行规,靠“把头”(帮主)掌权维持运转。据说,清末民国初,码头装运业务基本由人称“小麻爷”的吴城人叶能模所控制。

  “起来哟”“渡揪哟”“倒梁哟”……这一声声排工号子,时而高亢,时而低沉,时而热烈,时而迅急,牵动着排的绳,牵动着“把”的身,牵挂着送排人的心。具有发号令功能的“排工号子”,产生于劳动,又服务于劳动,是见证吴城风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每当出排的日子,总会引起众人围观,“号声惹得人心醉,笑看排帮出鄱湖。”不过,送排也有很多禁忌,比如:“雨伞”不能说成“伞”,称为“遮子”,因为“伞”与“散”同音不吉利;“韭菜”说成“快菜”,因为送排越短越顺利……

  上了渡口,催车来到现存唯一的“豆豉街”。豆豉街,曾有“下雨上街不撑伞,换檐走路不湿鞋”之说。这是因为当时两边相连的店铺,在街道中间的上空架起一道长长的玻璃雨棚,人走在棚下,雨天不湿衣。每当夜幕来临,豆豉街在店铺汽灯(一种打汽的煤油灯)的光照下,如同白昼,游人如织,胜似今天的步行街。

  走在豆豉街上,我仿佛看到挑夫来往穿梭的身影,扁担左右肩膀上时而摩换着,难免碰到行人。在吴城,挑夫分为十八把,都由把头控制。如果想当挑夫,光有牛一般的力气还不够,还必须“买扁担”,也就是交入帮费。不买扁担,你空有一身力气,也无用武之地。每个“把”的扁担数,不是随意可加的,用现在的话就是受编制限制的,超编配扁担的行为是行规所禁止的。

  渐行渐远挑扶的身影,从麻石路上,逐渐最后定格在摇摇欲坠的老屋上。不过,这老屋已和现代的吴城显得格格不入,她以自己的“另类”,正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。不经意间,眼前一亮,我一块被砌进墙里、刻有“万寿宫”字样的砖。抚摸着这块砖,我一恍惚,便进入昔日的万寿宫殿堂。

  

  吴城万寿宫,始建于顺治年间,乾坤年间被毁。嘉庆十一年吴城全镇江西商人捐赠“万金”修建。道光二十年,正殿中梁坠落,江西商人又捐赠“万金余修葺”,多下来的钱用来建造“逍遥别馆”。从此,吴城万寿宫与南昌万寿宫和西山万寿宫不相上下,成为九江、上饶的香客不必绕道去西山万寿宫,就可以朝拜许真君。“货郎分设庙西东,新客来看万寿宫。七十六行轮演戏,坊前重叠持长红。”这是清同治年间(1862-1874),曾定居吴城四十载的广东顺德人赖学海一首祝枝词写道,七十六行在万寿宫轮流演戏,每天排得满满的,可见昔日万寿宫的繁荣。

  曾经的繁华,在日军一声炮火中化为灰烬。只遗下刻有“万寿宫”的砖,寄托着江右商人的初心和江右商帮的商魂。为江右商人立“义心”,使之发挥光大,成为激励赣商前行的标竿,也是我们此行的意义所在。

  没多久,我们来到吉安会馆,不禁眼前一亮。气势磅礴的吉安会馆大门上刻的“理学名臣”四个大字刚劲有力,“名臣”,指的是吉安人文天祥。“理学名臣”,既道出会馆的来路,更道出吉安商人的理想:以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榜样,成就不同寻常的商人梦想。所幸吉安会馆躲过了日寇炮火,躲过了红卫兵捣毁,保留至今,从而浓缩了吴城整个会馆文化的精华,向世人宣告吴城“会馆之镇”真实不虚。

  

  细数吴城会馆,曾经有48家之多,外省的有徽州会馆、岭南(广东)会馆、全楚(湖南)会馆、山西会馆、浙宁会馆、福建会馆、潮州会馆、麻城会馆。这些会馆,实力最强的当属徽商,其次是广东,再次是湖南。据说,粤商在吴城盖会馆,当地势力不准其动用本地一砖一瓦,粤商便在船中每袋糖里夹带一块砖瓦,仅用一两年时间,便在灯笼街建成著名的岭南会馆。湘商的影响力大,主要与咸丰、同治年间曾国藩、彭玉麟等率水师驻防吴城,大力扶持湖南商人有关……

  本省会馆,有吉安会馆、抚州会馆、建昌会馆、武宁会馆、奉新会馆、丰城会馆、都昌会馆、龙南会馆、安义会馆、靖安会馆等。武宁会馆,兴建于乾隆末年,据《吴城武宁公馆记》表明武宁商人建吴城会馆:一是武宁商人在吴城经商颇多,建会馆可作“藏货之地”;二是因吴城是通往省城和北京的水运必经不处,建会馆往来的“士人学子”作歇脚休息。由此看来,各路商帮在吴城建立会馆,大多数只是从“商货储运”“行旅往来”两种功能方面来考量。抚州会馆和建昌会馆,并排建在抚州滩后面,被人们并称为“抚建会馆”,这种称呼建昌帮的人就不开心,竟然强迫路人叫“建抚会馆”,这就是“欲强路人呼建抚,口头无奈改来难”的由来。作为安义人,知道在吴城建有安义会馆时感到很是意外,要知道安义人除在南昌从事篾制品有名外,很少有露脸的机会。后来,细想安义是吴城经过陆路到达省城南昌的必经之路。水路不方便,陆路是不错的选择。也许这是安义古村曾经繁华的原因之一吧!

  “其兴也勃,其亡也勃”1916年,南浔铁路的通车,将吴城的水运优势渐渐抹去,曾经繁华胜过省城南昌的吴城,正在期待着又一个“风水年华”的来临。那就是激活四十八家会馆所在地商会的历史荣誉感,做活做美会馆文化,小小吴城镇,必然会再次撬起大舞台……